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救救蘭嶼(上)

作者 賀陳旦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半世紀前,老蔣總統夫人到蘭嶼視察時可憐蘭嶼人居然還住在地洞裡,急忙要求政府給他們蓋國宅,結果,漢人一廂情願所建設的家屋卻變成達悟人的豬圈。其後又因為該批建築泰半是海砂屋,最後不得不拆掉。這種不察文化差異,將漢人的思維硬加在蘭嶼土地上的作為,讓宋美齡女士完美形象蒙受瑕疵,此事也傳為歷史笑談。照說這件糗事應該足以警惕後來為政者要更加謹慎務實。那知道去年的天秤颱風過後,政府倉促救災的作為,反而成為破壞環境、強暴大地的劊子手!其顢頇粗糙的過程比起威權時代的無知不遑多讓!



圖說:蘭嶼不是只有東清灣的拼板舟,她還有更多動人的人文與生態值得我們學習與保護。攝影:邱銘源。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蘭嶼野溪全面窒息

蘭嶼野溪全面窒息



2013年7月初到蘭嶼一趟,騎著機車繞島時,竟然發現幾乎所有野溪都覆蓋上水泥,有的是多年前就已完工的,有的是現在進行式,算一算,我在路邊明顯看到的就有六個「野溪整治」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而20130716原民電視台新聞報導則說目前蘭嶼總共有30多項工程,其中14項是野溪整治工程。看著原本應該綠意盎然、蜿蜒自然的野溪被開腸剖肚,強灌水泥,真是蘭嶼野溪的大屠殺啊。
20130716原民電視台新聞報導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蘭嶼野溪崩壞中—死亡的島嶼血管



休假到蘭嶼,特地繞島看看蘭嶼野溪的整治工程,卻發現一條條野溪被開腸剖肚,失去原有的綠蔭,成為一條條人造的排水溝工程。

蘭嶼的溪流,扮演著島嶼的血管角色,中央的大山像心臟,儲存每一場大雨後的水源,透過四散的溪流,蜿延橫過蘭嶼的土地,滋養大地,餵養萬物,再流入美麗的海洋。

不當的整治工程,不僅傷害溪流,也影響土地與海洋,讓蘭嶼生態面臨危機。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回憶與溪水

回憶與溪水        

王桂清  / 2013年7月20日 11:12
與部落一位張姓大哥在Jitawey溪流旁,觀看被破壞的溪流生態環境,他語重心長有感而發地說:「這小小的溪,以前的地貌到現在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當我站在這裡,我心碎了!我搞不懂好好的溪,為何把它挖成這般?面目如此地殘破不堪了。」眼神無助地觀望溪水四周,語氣低沉,想必內心充滿許多的無奈及不捨吧!也或許這條溪對他曾有許多的故事和回憶吧!

他指著一處被挖空,正確位置已分辨不清的說:「就在『那裏』我兒時的秘密基地,捉蝦、釣鰻魚。」語畢!接著又說「哪能算是我的秘密基地,當時我認為別人不知道,哪知別人都說他也有個秘密基地,但位置不明講,訪查之後才發現,原來秘境就是我手所指著的『那裏』。」彼時,他突然微笑了起來,一改先前低沉的語調。好有趣的童年故事啊!

話夾子也開了,童年時的記憶彷彿倒轉,「除了捉蝦釣鰻魚之外,這條溪是我小時候經常活動的地方,沖水洗澡、烈日消暑、玩水仗,觀察小魚小蟹的模樣以及找寄居蟹當釣餌;溪水兩旁的林投樹更是吸引我到此溪水的另一動機,是期待已久的節目,掛滿果實的樹頭,終於黃橙橙地熟了,也許,這是賞賜我們經常戲水到訪的回饋吧!抬頭望著纍纍樹果,撲鼻而來的微微香氣,口水就差點兒流下。行經的觀光客都說,好多好大的鳳梨啊!聽到耳裏,我們面面相覷,疑惑地想著,他們沒看過鳳梨吧?等他們走後,大伙才忍不住地捧腹大笑。林投樹的氣根是父親取來當曬掛魚類的繩子,在當時實用性很廣,老人家說如果遇到龍捲風時,趕緊躲藏在其間可保護安全的,這也是為什麼林投樹成為芋田農地阻隔海水鹽份侵襲的最好及自然屏障了。好了!善爬樹的將熟黃的林投果摘下,成為大家野外果腹的點心食物,不久結束溪水的活動一起回家了,相約下次再來!」

短暫的幾十分鐘閒聊,故事卻是那麼地真實,有趣!經歷的每一段故事都很精彩也很感動。難怪族老們都嘆息不捨說:『金錢』進來加速摧殘蘭嶼的臉!道盡溪水的故事終將消失,此景此情再也無法讓下一代享受,如此美好的記憶已被政客們無情無意的毀壞!當潘朵拉的盒子掀起,彼時,不是你我怨天尤人的時刻,勇敢站出來,向不恥的政客表達內心的不滿。維護tao過去的尊嚴,捍衛蘭嶼pongso no tao每一寸土地,讓下一帶有豐富的土地記憶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原視野:不是反對建設,而是反對暴力建設

■謝若蘭
美國華盛頓州艾爾華流域,百年前因為興建兩座大水壩而造成野生鮭魚群幾近滅絕。在地原住民部落居民經過20多年的努力抗爭,2年前終於讓州政府立法通過同意拆除兩座位於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內的大水壩,恢復此流域原始生態外,讓當地居民重拾屬於部落的人文精神

  照片:PNN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獨立特派員】拆除大壩!還給鮭魚們一個「鮭」宿


在努力的過程中,部落居民提及原住民古老傳說「當鮭魚消失的那一天,就是世界的盡頭」,來當成比喻人為的生態浩劫。部落並提出因為飲食習慣改變造成糖尿病罹患率,艾爾華河上游的土石被大壩攔截、出海口被河水侵蝕所造成部落洪水不斷、更重要的是祖靈地被淹沒之禁忌等資訊,在部落的持續抗議與遊說下,終於說服了州政府決議進行這項前所未見的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水壩拆除行動。
這事件讓我想起最近到蘭嶼後為何心情總是尚未能平靜的原因。這一趟蘭嶼之行除了是進行當地文創產業訪視外,另外是關心東清七號地蓋水泥預拌場以及野溪整治工程議題的蘭嶼朋友們。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達悟族是蘭嶼島嶼真正的主人



現在,蘭嶼野溪工程仍在繼續施工當中,若施工完成,蘭嶼即將進入一個醜陋不堪的島嶼景觀,相信這也是喜愛蘭嶼的各位朋友所不樂見的。所以我們希望工程現在立即停工,重新檢討野溪施工的人文、生態多樣性、與自然景觀保護;政府必須尊重生活在蘭嶼的達悟族是這島嶼真正的主人,而不是用那些劣質正常人的邏輯,只以利益取向,走進蘭嶼進行名為重建之名卻以實質破壞的態度,讓蘭嶼自然景觀遭遇人為浩劫。




所以,我們想呼籲大家,可以用你的筆、你的部落格、你的網站,共同與我們守護這美麗而脆弱的小島。若蘭嶼野溪完成施工,後續進入蘭嶼的災難將是更嚴重的百倍!!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蘭嶼不要成為下一個復活島



團結力量大!凝聚島嶼各個民間團體組織,放下各掃門前雪的本位主義,抵禦島嶼被莫名地開腸破肚。



太平洋上的復活島是綠意盎然的島嶼,曾有過高度文明化的族群,但族群突然消失了,後來人類史學家發現證實,「文明是因自殺,而非被謀殺。」意既只追求短視的利益,破壞了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下場就是毀滅!

蘭嶼只有一個,我們沒有退路,MOTHER TERESA德雷莎修女有這麼經典的話: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冷漠!面對當下島嶼的人文生態的處境,絣棄個人的私利,像臘燭般燃燒自己,壯大民族的永續吧,祖先為我們留下這一塊土地PONG SO NO TAO,我們有義務與責任守護這塊土地,未來完整地交給我們的下一代。

人生在世,只有短短片刻,何必苦愛戀俗氣的金銀銅鐵,知足常樂?不盡然,不如學嬰兒吸允母乳時,「心滿意足」地沉睡著!

臺東縣蘭嶼山海文化保育協會與您共同宣示,蘭嶼不要是下一個復活島。


(臺東縣蘭嶼山海文化保育協會 理事長 王桂清)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天秤風災野溪整治勒斃了蘭嶼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朗島國小胡龍雄校長發表以下「天秤風災野溪整治勒斃了蘭嶼」剪報乙份表達蘭嶼野溪整治工程重創蘭嶼之傷痛。

天秤風災後的重建工程不以「環島公路修補」等可能危害居民安全的重建為優先,反而以重金預算的野溪工程先行開工,究竟是怎樣的重建思維?

災後的重建與整治的各個工程完全不尊重當地族人的聲音,各個流程完全沒有納入當地族人意見、說明會直至102年7月9日多項野溪整治工程已接近完工才召開,各項工程完全鮮少聘用當地族人,程序極為不正義。



消失的蘭嶼野溪生態


2013年7月9日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台東分局
至蘭嶼鄉公所會議室召開辦理
「天秤颱風野溪整治工程施工說明會」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 希婻瑪飛洑 執行長以下發言


消失的蘭嶼野溪生態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政府砸近2億,把蘭嶼野溪挖成巨溝


本文為 商業週刊1338期 封面故事

【預告 原地發聲 270】風災重建-蘭嶼野溪整治工程探討




請大家密切關心
原民台 原地發聲 270集  蘭嶼野溪整治工程探討

7/13(六)晚上07:30-09:00 (首播)
7/13(六)晚上11:30-01:00 (重播)
7/14(日)下午05:30-07:00 (重播)
call in專線:02-26345151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細數蘭嶼計畫

文/ 屋米 on 2013 年 07 月 11 日 in 愛地方 · 1 篇留言瀏覽人次: 367

細數蘭嶼計畫












要搞死一個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那裡搞一堆計畫。或許未來,蘭嶼就會是一個例子!
6/21前往蘭嶼,跟一票警察一起搭船,他們是要去東清維安的,原因是台東縣政府要在東清七號地設置水泥預拌廠,居民組成東清七號地自救會抗爭。乘客魚貫地下了船,原本窄小的碼頭上堆著鋼筋條,更顯得空間的侷促。載運貨物的卡車行駛與人爭道,險象環生。看來,蘭嶼真的在大興土木,難怪要闢建水泥預拌廠,我心裡嘀咕著。













蘭嶼所有的工料都要由台灣運補,無論是水泥、砂石、鋼筋。

蘭嶼最早大型的水泥結構物,應該是民國47年國軍退除役官兵設立管訓農場(歷時21年,民國68年撤除);民國60年開元港完工,船隻可以載運大量貨物,也普及鋼筋混凝土RC的建材使用;民國62年環島公路開通,水泥路把蘭嶼島鎖鏈住,原本海洋與陸地連通的生態系被切斷。這次登島一看,近年的野溪整治,更像一把把的水泥利刃,深深的刺進蘭嶼島的骨肉裡。於是,打算來細數一下蘭嶼島的開發建設。

被提到最多的野溪整治

野溪整治已經出了很多篇文章,最早是由島上的年輕人在上下游發難,之後水患治理聯盟、及鄭漢文校長也寫了相關報導。
當然,公共工程委員會也提出了解釋,還拿出了整治範例。

如果整治的目的是要把河川整得很”自然”、很”生態”,難道原本的河川”不自然”、”不生態嗎?

實際上,早期蘭嶼也是做三面光排水溝式的野溪整治,這次大都是使用RC空心箱。工程設計師說,這樣可以護岸,還可以維繫生態。我想他們不明白,怪手施工的時候把陸蟹的家挖壞了,以後陸蟹也挖不動RC空心箱做家,慰勞節的螃蟹將越來越少。再者,蘭嶼並沒有初級淡水魚,只有河海兩域洄游及其它溯河魚種。蘭嶼大多為2、3公里長的小型溪流,短則半年,長則一年的野溪整治工程對溪流生態實在太過干擾。

豐富的蘭嶼野溪生態

短腕沼蝦(Macrobrachium latimanus),粗壯的前腳讓人感嘆。


環帶黃瓜蝦虎(Sicyopus zosterophorum),這已經不是新妻般的經驗了,但是,雖然似糟糠妻的環帶黃瓜蝦虎,它的美仍然是無敵的。


石紋匙指蝦(Atyoida pilipes),這久違的老朋友,竟然在離島又見面了。

先島米蝦(Caridina sakishimensis),以米蝦來說,先島可以說是蘭嶼的主流,在比較優的幾條溪中,它們的數量可謂龐大呢!


點帶米蝦(Caridina sp.),在棲地見過,數量雖然不多,可是,比起其他地方來說仍是首屈一指,記得有帶回來的說,竟然找不到,聽聽囉!沒圖。

齒額米蝦(Caridina serratirostris),記得野採中並無印象,卻在回家清點時發現,它或許是太小了,加上班花的體色誤以為是垃圾而忽略。



蘭嶼悲歌:蘭嶼重建 讓達悟族當主人

◎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系主任(台北/聯合報)

蘭嶼,曾經是日據時代研究人類學而特別維持孤立的島嶼。自從漢人入島後,開始面對一次次的政策災難,包括引入不當的漢人生活習慣(抽菸、嚼檳榔、飲酒),引入離島監獄,接著又效法台灣十大建設興闢中央環島公路,讓珠光黃裳鳳蝶棲地及天然熱帶雨林被切割干擾。

人類學家曾建議,將蘭嶼劃設為文化公園,後又有設立國家公園之擬議,但由於達悟族對政府之不信任,最後連國家風景區之定位,也未能納入觀光體系。它犧牲在漢人政客間之矛盾與利益衝突中,卻又無助地在爭議後,又被丟下自求生存。東清灣、朗島、野銀…,錯落有緻的聚落有屋屋看海的視野,而今卻被水利及水保單位的消波塊假治山防洪之名,讓野溪變色天然泉水斷流;一間間醜陋的水泥民宿,阻斷了天際線與看海的視野…

但在天秤颱風之自然威力下,也可以說老天爺還原了過去台灣式的人為建設,它讓原本不該屬於這個小島的建設,又回歸大海。

其實,南島民族與海共生的本能,仍是存在的,政府今日大談重建、復原,我必須呼籲請勿再重建成卅年前的樣子,也別再用本島的建設基準,去復原該島之自然風貌。

如果,這是個百年來之毀滅性災難,何不讓文化部或內政部重新思考,這個可比美「厄瓜多的加拉巴戈群島」的人類學資產。是否可重新再來?將不對的、不好的錯誤建設一併去除,以達悟族人之生活方式,再造一個與海共生、與大自然為伍的島嶼樂園。

看看南太平洋那些未被現代錯誤文明汙染的島嶼,不要棋盤式的鄉街計畫,不要台灣式的河海工程,不要漢人思維的住居設計。台電更有義務提供負責任的回饋機制與資源;達悟人對藝術、雕刻、造船、編織的天賦,應藉由文化觀照之思維,融入其最民主之部落共識中,並提升為現代海洋民族之生活信念與環境實踐。

復育森林生態系、修育被人工設施干擾之自然海岸,找回滿是野生百合的海崖地景,以及蘭嶼角鶚,讓達悟人作重建的主人。

或許一八九七年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之原風貌仍可再現。而二○一二年蘭嶼之重建,應要凝塑出另類災後重建之新典範,它可以是國家公園,它可以是國家風景區、它可以是以研究人類學為本之世界文化資產。

我們期待新蘭嶼之再生,更期待達悟人對找回自主棲地榮耀之再現。甚而,當我們論及南島文化之再生時,何不讓蘭嶼之再生朝向與巴士海峽、太平洋等相關島嶼,串連成一個屬於世人的世界級Peace Park!



救救河川 -救救台灣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永續(評)090-038號
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四日
April 4,2001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特約研究員 邱文彥 


史博館與聯合報合作推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特展,展示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的精彩文物。河川,像是大地之母的臍帶,自古以來孕育世界上重要的文明。除了兩河流域外,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中國的黃河和長江等流域源遠流長的高度文明,其發展都與水量豐沛、富有生命力的河川脫離不了關係。這些河川週期性的氾濫,補充了流域內土壤養份、豐裕漁產,也維繫了當時農漁社會的主要經濟產力。人與河川就在這種尊崇自然律動的和諧互動中,發展出傲人的文明。


反觀台灣,我們的教科書中,都說台灣山高坡陡,河短水急,雨量豐枯不均。從水資源的經營管理的角度而言,毫無疑問應該優先保育山林、涵養「綠色水庫」;同時設法讓水流減緩,儘量補助到地下含水層中,以充裕「地下水庫」;所有替代方案都嘗試過了,最後才以興建「人工水庫」的方式,留住部份降水,因應乾季和用水需求。但最近幾年來,包括綠島、蘭嶼和無數偏遠鄉野的「野溪整治」工作,卻「反其道而行」,胡搞濫整的亂象,使台灣自然河川逐漸步向全面「水泥化」的危機。綠意盎然的自然河岸改為高聳堤防,不但景觀醜陋,更阻絕了無數野生動物飲水生存的權利。當八掌溪和汐止洪流突如其來,全國矛頭都指向行政疏失之際,其實我們應該想想:為什麼洪水來得這麼快?治水的邏輯,是不是出了問題?



我們應該正視台灣「河川水泥化」的惡化程度,台灣大小都應能自然呼吸,發揮多樣功能。我們建議中央主管機關應該責無旁貸,全面檢討現行的河川整治政策,追蹤監督補助工程的合理性。各地方政府則應該兼顧生態環境和人文景觀,想盡各種替代方案,將經費作最合理妥當的運用。我們深切期望,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河川能在各方努力下孕育出新一代的文明,重新開展人與水的親密對話。


90.04.04聯合報民意論壇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羅東運動公園 生態工法的溝渠

 ◎公民記者陳清枝於羅東運動公園報導 2007,12,19

宜蘭羅東運動公園四周以及公園內,所有的溝渠都採用生態工法。利用天然的土堤和石頭構築,讓河裡的魚蝦,也有生存的空間。


   
        利用砌石工法,保留魚蝦生存的空間,構築動物的樂園!


      
在其他地區的溝渠,大多用水泥以三面光的方式建築。結果原來生長在溪流裡的魚蝦,沒有生存的空間而滅絕!

有的地方雖然名為生態工法,卻是先用水泥築牆,然後鋪上石頭,還加上水泥塗抹,魚蝦根本無法棲息!

羅東運動公園在開始規劃建築時,就採用最正確的生態工法施工,如今溝渠裡都可以看到魚蝦悠遊、小鳥成群覓食,成為生態的天堂、動物的樂園。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蘭嶼】天秤的故事/鄭漢文

東清橋上游(黑眶蟾蜍/攝)

在古老的過去,當世界還是「金的時代」時,地面是個快樂和平的世界,眾神和人類一起在地面生活。後來,世界開始有了四季寒暖,人類蓋了房子,穿上衣服,開始耕種,而且開始弱肉強食、相互爭鬥,神衹們便紛紛回到仙界,只有負責以天秤區分善與惡,做公平判斷的慈悲女神阿絲特蕾亞,仍舊留在地面主持正義。「阿絲特蕾亞,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讓人類自生自滅吧!」眾神都這樣勸她,可是她卻回答:「只要水還在流,花還在開,人類就有希望!」但最後在「銅的時代」,正義的女神受不了人類的惡言惡行,便黯然的回到天上(註1)

經過了千百年,慈悲的女神不捨人間之情,2012年夏天她回訪從古老的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和平國度的pongso no tao(人之島--蘭嶼)。就在島嶼附近蹣跚踱步時,發現金的時代真的難以回復,而銅的時代在外人進入之後反而變本加厲,跳過了「鐵的時代」直接來到「水泥時代」。人不但對人失去了禮敬,更令人心酸的是對生命的源泉大肆的進行遮斷,對神所創造的萬物不斷的進行殘害。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蘭嶼野溪整治 加強溝通協調 落實生態保育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7/5新聞稿

有關近日媒體報導蘭嶼復建及野溪整治工程影響自然環境等議題,工程會表示野溪整治如採自然復育不可行,而需採用工程手段進行時,宜優先採用近自然工法,讓工程與生態保育可以相容並蓄,並建議發包機關多與民眾溝通,化解疑慮。

蘭嶼地區去年8月遭逢天秤颱風襲擊,造成部分道路及護岸受損,除儘速修復既有設施外,行政院陳政務委員振川也非常關心其他野溪整治工程對於蘭嶼生態環境的影響,多次於「行政院蘭嶼綠島救災重建小組」會議中明確指示,應審慎評估整治工程的必要性,如確屬必要時應儘可能採用近自然工法,同時與當地民眾充分溝通,避免對生態、景觀或文化造成重大衝擊。

以蘭嶼地區野溪整治工程為例,豪雨造成多處野溪擴大沖蝕農地,致橋樑及箱涵通洪斷面阻塞及土砂淤積環島公路路面等災情,甚至阻斷部落間的交通。災害當時蘭嶼鄉公所提案野溪造成土砂災害共21件,經工程會召集水土保持局、台東縣政府、蘭嶼鄉公所等相關單位共同成立勘災小組,對於12件無保護對象或較無安全疑慮者採取自然復育,另9件影響公路或橋樑安全,有必要採取工程手段加強保護的部分,則請水保局及縣政府進行後續評估及治理規劃。

經過專業單位的評估及與地方的意見交流後,目前多數整治工程係採用預鑄RC空心箱配合植栽之工法,以營造多孔隙的護岸。此種工法係於臺灣本島製作中空RC箱,以船運載送至工地現場後再以鋼索串接,箱中則以當地土石回填後,以當地植物進行植生復育。由於無須深開挖河床,對地下伏流水影響有限,且因以當地植物復育,完成後也能減少對生態的影響。


對於媒體或其他關心蘭嶼自然環境人士的疑慮,工程會已請水保局近日在蘭嶼再次召開說明會,並請臺東縣政府、蘭嶼鄉公所等單位一併出席,希望能將上述的規劃理念更完整詳細的傳達給當地民眾,並探討如何加強施工管理,以創造保育與防災的雙贏成果。



發布單位:技術處二科
附加檔案:/外網/外網附件/東清一號橋野溪上游河床沖蝕情形.jpg
/外網/外網附件/朗島玉女岩旁農地沖蝕情形.jpg
更新日期:2013/07/05
聯絡人:李顯掌
聯絡電話:87897669



http://www.pcc.gov.tw/pccap2/BIZSfront/NewsContent.do?site=002&bid=BIZS_C10207387












整治蘭嶼野溪 宜採自然工法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 5日電)工程會今天表示,有關蘭嶼復建及野溪整治工程,野溪整治如採自然復育不可行,需採工程手段進行時,宜優先採用近自然工法,讓工程與生態保育可以兼容並蓄。

蘭嶼地區去年8月遭逢天秤颱風襲擊,造成部分道路及護岸受損。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表示,除儘速修復既有設施,政務委員陳振川也非常關心其他野溪整治工程對於蘭嶼生態環境的影響,多次在「行政院蘭嶼綠島救災重建小組」會議中指出,應審慎評估整治工程的必要性,如確屬必要時應儘可能採用近自然工法,同時與當地民眾充分溝通,避免對生態、景觀或文化造成衝擊。

工程會指出,對於媒體或其他關心蘭嶼自然環境人士的疑慮,已請水保局近日在蘭嶼再次召開說明會,並請台東縣政府、蘭嶼鄉公所等單位一併出席。1020705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307050226-1.aspx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拿蘭嶼的野溪當祭品 到底肥了誰?

作者:徐蟬娟(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易淹水小組召集人)
去(2012)年8月天秤颱風重創蘭嶼,重創的是飛機場、加油站、農會超商、學校,可是為什麼要拿蘭嶼的野溪來開刀呢?令人不解。
挖成這樣。徐嬋娟攝。
一位曾到過蘭嶼的人士,看過照片後表示:「好可怕,好像開腸破肚」。當地居民表示已經向相關的三個施工單位──蘭嶼鄉公所、台東縣政府、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及公共工程委員會反應過,可是這幾個單位互踢皮球,讓居民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家鄉的野溪被開挖、被舖上水泥塊。看著自己兒時記憶中自然生態豐富有蝦有蟹的野溪不斷消失,一位居民說:「我們不是反對建設,可是這樣的野溪整治手法實在太粗暴」。
災後重建委員會列出的野溪整治共五項:椰油1號橋野溪復建工程 (215萬元)、漁人紅頭舊橋復建工程 (172萬元)、紅頭野溪復建工程 (170萬元)、東清野溪堤防復建工程 (3230萬元)、朗島自來水廠旁護岸復建工程 (2925萬元);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的土砂災害整治工程共三項:野銀永興農場野溪整治工程 (3600萬元)、東清1號橋野溪整治工程 ($1800萬元)、朗島玉女岩旁野溪整治工程 (1200萬元);另外還有台東縣政府的二項:椰油2號橋上游野溪整治工程 (1000萬元)、紅頭龍門港野溪整治工程 (800萬元);蘭嶼鄉公所的四項:野銀分校蝕溝控制工程 (1000萬元)、椰油土地公廟野溪整治工程 (850萬元)、椰油虎頭坡野溪整治工程 (450萬元)、母雞岩崩塌清疏工程 (110萬元);總計有14項工程,總金額達1億7522萬元。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蘭嶼野溪災害復建及治理工程 兼顧生態及安全

報載蘭嶼東清7號地自救會發言人張海嶼表示蘭嶼自重建工程投入以來,80%以上之野溪已遭受水泥化乙事,工程會特予以說明澄清。

工程會指出,為加速蘭嶼災後重建,去年度除報請行政院核定蘭嶼天秤颱風復建計畫,補助台東縣政府6,712萬元,辦理5件水土保持復建工程外,並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籌措經費1億810萬元辦理9件水土保持整治工程。

為保護蘭嶼生態環境,已核定之重建計畫要求護岸應依生態工程理念,儘可能採用近自然工法,並應辦理說明會,與當地民眾充分溝通所採工法,避免對生態、景觀或文化造成重大衝擊。爰台東縣政府及水土保持局於辦理復建及整治工程前,均邀集專家學者及社區部落民眾召開說明會溝通設計內容,始辦理後續工程發包、施工作業。

經過專業評估及意見交流後,採用預鑄RC空心箱配合植栽工法,除可利用預鑄確保工程品質外,並可運用現場土砂材料填入,將混凝土用量降至最低,此外亦透過原生植栽、營造多孔隙護岸,以減少對生態環境之衝擊。目前該工法於台東縣已有許多案例,如東河鄉麻竹林野溪整治工程(復育前後比較圖如附)。


東河鄉麻竹林野溪整治,復育前後比較圖:
東河鄉麻竹林野溪整治_剛完工 東河鄉麻竹林野溪整治_植生復育後

承上,有關張發言人表示本次蘭嶼復建工程,恐將造成野溪水泥化更為嚴重乙節,恐有誤解。工程會將秉持以往推動生態、永續工程之理念,持續關注蘭嶼復建工程執行情形,並督請台東縣政府及水保局審慎追蹤復建工程對後續生態環境之影響。 
 
 
備註:lsj@mail.pcc.gov.tw
發布單位:技術處二科
附加檔案:/外網/外網附件/東河鄉麻竹林野溪整治_剛完工.jpg
/外網/外網附件/東河鄉麻竹林野溪整治_植生復育後.jpg
更新日期:2013/06/26
聯絡人:李顯掌
聯絡電話:87897669

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水泥蘭嶼

一座小小島嶼,
為何需要四座混凝土廠,
製造大量水泥,
不斷澎脹的公共工程是原因,
不斷增加的觀光民宿也不能忽視。

這些人工水泥,
不斷改變蘭嶼的風貌,
甚至形成生態的破壞。

像野溪整治,
不必等到溝渠三面光,
整治過程的泥流,
就是生物浩劫。
像營建廢土,
就在自然的海岸上傾倒,
下方是清澈的海,
以及美麗的魚。

蘭嶼需不需要水泥,
或是該用多少水泥,
成為一個必須討論的課題。

蘭嶼議題,
有時難說,
說多變外人干預,
不說又不忍毀壞。

十多年,
看著,痛著。
心疼蘭嶼!

總覺得此次風波,
在土地爭議外,
更該關心是蘭嶼該有的面貌,
水泥化蘭嶼,
是不是蘭嶼所要的未來?


(轉自知名部落客MUNCH)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719581190619.1073741930.192664375618&type=3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蘭嶼島上風光好?還是水泥之島的開發序曲?

蘭嶼島上風光好?還是水泥之島的開發序曲?

蘭嶼島上風光好?還是水泥之島的開發序曲?
本文摘要:徒步環島走了一圈,寫上一回環境觀察筆記,用有別於來玩的遊客以另外一種「不美麗的角度」把島給看了一遍。走走問問,小時候的原始小溪流你們在哪裡?美麗的山海美景”依然美樂”嗎?聲聲喊,也只有換來一輛輛工程車呼嘯而過、轟隆隆的工程機械聲無情的回應。

                         蘭嶼島上各處如火如荼地大興土木的「整治」情形。

興誰的土?毀誰的木?能治什麼患?

論開發對人和環境的影響自行Google便可知一二,放遠可細看國土規劃政策裡諸多病根未治,在這樣的政府的引導放任之下,國土多處成功的“永續”的崩壞著,對於土地的超限利用開發和濫墾可以從沿著山海線海線繞個不知幾周去,這一套方案不知是否也要一併的”技術移轉“到這個小島上了?
我”蕞爾小島“腹地不廣的土地怎堪承受,說道島上各處正在整治的原始溪流河水,這樣的整治方式妥不妥適有待論定,防患是不是會招致更大的災患?更別說那頭原有的溪流生態林相也同時是島上的觀光特點,野溪或河川整治這些工程建設若專為治標不治本要再怎麼整治也都是枉然(依照這種水泥思維的長年慣例來檢視它也確實治不了本),在不當的整治以後或許還要更糟。
蘭嶼腹地已這般窄小,能不能負荷島上各處粗糙不堪的公共建設下的“開發”還不得而知,然而島上卻已經開始在各處大興土木,用的還是對待環境最糟糕也最粗暴簡單的方式,像是向人宣告“水泥化”的序曲已經揭幕,要對比現今處境,簡直可以做一首水泥之歌了:「水泥政府告訴我,水泥護山海擋土石,我們人人都要愛水泥,~水泥愛我~我愛水泥」這樣的歌來自嘲了吧,雖說我國視環境為無物的“環評法”如笑話大全一本供人戲謔用,我們根本還不用把環境影響評估細則熱讀個一回,主管機關已經核章,人家已經在那兒先斬後奏開你山川的肚腹。

瞧瞧島上被開發的真實慘痛案例

光是看看這座島上被”治“了的案例,先期的“朗島漁港擴建”,它有因為這樣的建設而變得更好或是更便利嗎?礁岸毀了永不能復原,海不再時刻清澈,因珊瑚礁被破壞殆盡使底棲魚類流離失所,魚群們不再游到淺灘,供拼板舟停泊的港澳被限縮,出海的航線被迫改道,這是我們得到的代價。或看野銀部落(永興農場段)為了“整治”而開挖的溪段,在去年颱風季節則是為土石流開起了康莊大道,在粗糙的工程下整治無方,只能導致島上的生態環境面臨更大的災難和浩劫。
而此後本村被成功水泥化的朗島溪段,土石流更加歡樂的在那裡每遇豪雨強颱便唱起嘩啦啦之歌奔到海裡,「感謝水泥化建設!我的好朋友水泥寶寶,讓我們一起奔流到海中吧」,這還真不是海綿寶寶式的卡通想像,而是真實發生過的慘痛畫面,破壞已然造成,如同山海關被敵人大舉攻陷,以後興許還會再繼續奏起同樣的環境悲歌。

當山林不再哭泣,是因山林被砍到無語問天

在這其間我們的公部門並沒有更用心去思考更妥切的操作方式,有心便能,卻是無心,說穿了也只因無利可圖無油水可撈,各種政商的利益糾葛使得這樣的公共工程只有幣病百出而難以根治,而如今我們是要容忍它在蘭嶼的各處發生嗎?
在這建設之下造成影響的卻不只是對於現在島上每個人的生活,它不是只在你經過時看了一眼被你嫌惡的醜陋工程景色,有些溪流段卻是你和我或許多家族裡祖傳下來的水源流經之處,上游的水源地是滋養這塊土地的奶水,也是養育我們族群世世代代的生命源流,可如今它要成為永久不能復癒的土地傷痕,水泥化的溪流難以再涵養水源及豐富多樣化的生態,被這樣的粗糙工程蹂躪而肝腸寸斷,它要牽涉到的是更深遠的環境正義,理應更審慎衡量興建的利幣,而非現下眼目所見這般不堪的景象。
在這座島上,為了這些美其名的開發整治和“建設”,山川河水被開腸剖肚不復以往,山河變了調,海水變了色,然而最終它究竟能”解決“和“建設”出什麼?還是只是複製台灣經驗那些慘痛的案例,然後美麗的人之島,蘭嶼,Ponso no Tao,真能成功進化了嗎?還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當山海不再翠麗長青清澈無污,我們還有什麼能留給後代子孫?告訴他們在那些水泥化的溪流和水泥海邊玩耍比較安全嗎?用照片告訴他這是以前我們的島的樣子?在現今,眼目所見的每一塊土地都在逐漸失守,每一個環境道德底線都在退後,你看見了嗎?在乎嗎?還是為著諸多思慮選擇沉默?是不是要等到我們生存的環境被破壞殆盡之後才要站出來表達立場?我很想問問,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們的憤怒去了哪裡?我們對這塊養育我們的土地的疼惜在哪裡?島上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任之破壞嗎?是不是連該謹守的祖訓規範,那些山林智慧都要給丟棄了呢?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天秤颱風重建工程 行政院野溪整治6712萬


蘭嶼在天秤颱風災後引入了一連串失當的災後重建工程,進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災後復建工程經費審議及執行資訊系統 點選「查詢統計」,再進入「災後復建案件查詢」,在「請選擇颱風」處勾選2012年項下的「101年8月蘭嶼綠島重建專案」,縣市處勾選台東縣,「請選擇工程類別」處選擇「全部」,並且在「鄉鎮市」填入蘭嶼鄉,就會列出一連串工程名稱,總共24項工程,審議建議經費合計1億6536萬元。

其中5項水土保持工程(椰油1號橋野溪復建工程、漁人紅頭舊橋復建工程、紅頭野溪復建工程、東清野溪堤防復建工程、朗島自來水廠旁護岸復建工程)編列6,712萬元預算,在48平方公里的蘭嶼島整治野溪、土石流。



本文節自: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廖靜蕙報導
http://e-info.org.tw/node/86724


復建工程名稱
審議經費()
完工期限
發包日期
完工日期
2,15
2013.06.30
2013.01.30
2013.03.22
1,72
2013.06.30
2012.12.28
2013.05.03
1,70
2013.06.30
2012.12.28
2013.03.14
32,30
2013.06.27
2013.04.02

29,25
2013.06.27
2013.04.10